7月7日上午,高考第一科語文考試結束,作文題目再次成為考生、家長和社會紛紛議論的話題。
“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瞬間成為全民話題,幾乎所有人都能評論幾句?!标兾魇〗虒W能手、全國目標教學一等獎獲得者、西安高新一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劉海華老師說,從某種意義上說,高考作文已經成為時代的風向標和晴雨表,也是高考語文試卷立德樹人功能和思想引領功能最直接的體現(xiàn)。
此次高考陜西省用的是全國Ⅱ卷。劉海華分析稱,作文題目由4段材料組成,第一段材料,引用先秦諸子中的墨子和英國詩人約翰?多恩的話,表達出個人、民族、國家都不能孤立存在,不能超越時代而存在,暗示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話題;二、三段材料,分別從世界對中國的援助,以及中國對世界的援助兩方面,表達出在人類災難面前,團結互助是戰(zhàn)勝黑夜、戰(zhàn)勝困難的力量;第四段材料關注到青年學子這個寫作主體,要求學生在世界青年與發(fā)展論壇的情境中完成“攜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創(chuàng)未來”的演講稿。
“這個作文題目,將2020年庚子大疫的時代大事件作為背景,不回避熱點,是對時代的關照,也是對社會人心的體貼。這樣的題目很溫暖,也很接地氣?!眲⒑HA表示,寫作最終的方向本就是要匯入人世間萬物的整體秩序,匯入大心的領域,慰藉人心,撫平傷痛,呼喚良善,追求正義,這是高考作文最大的命意,也是高考作文的精神密碼。
另外,題目關照到考生“我”的視角,將青年學子與時代熱點巧妙地聯(lián)系起來,讓十七八歲的考生拿起筆書寫“我”與他人、“我”與社會、“我”與世界的關系,這和2018年的“青年與時代”、2019年的“五四百年紀念”、2019年全國Ⅲ卷“高考前的師生情”這些作文一樣,無一例外都貫穿了考生“我”的視角,體現(xiàn)了命題人的良苦用心。
“試卷寄寓了對中國青年的殷切希望,命題人的匠心讓人動容,我們也期望孩子們以筆寫心,用文字積蓄力量,更快地成長,不斷地成熟?!眲⒑HA動情地說。
劉海華同時指出,作文題目審題不難,但寫好不易。學生的其他學科考試,大部分都是一個“求同”的過程,只有語文作文是一個“求異”的過程,所以,審題正確,語句通順,只是一篇作文的基本要求,好的考場作文要有獨創(chuàng)性,文字要走心,讓情誼洋溢在文字間,讓“我”出場,以心寫文,才能真正決勝高考作文。除此以外,要在作文素材上下功夫,考生所用素材若能夠人文與邏輯相容,出世與入世兩手兼?zhèn)?,有思想,接地氣,有溫度,才能真正寫得出一篇耐讀的好文章。
“總之,寫好一篇考場作文,實際上是考生語言綜合素質和語文綜合素養(yǎng)的整體呈現(xiàn),所以,對每一個未來要參加高考的學子而言,認真讀書,用心生活,就是在認真書寫一篇優(yōu)秀的考場文章?!眲⒑HA鼓勵道。
(相關鏈接)
全國Ⅱ卷作文
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(jù)要求寫作。
墨子說:“視人之國,若視其國;視人之家,若視其家;視人之身,若視其身?!庇娙思s翰?多恩說:“沒有人是自成一體、與世隔絕的孤島,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?!?/span>
“青山一道同云雨,明月何曾是兩鄉(xiāng)?!薄巴瑲膺B枝,共盼春來?!薄?020年的春天,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,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。
“山和山不相遇,人和人要相逢?!薄跋О?,黑夜!黎明時我們將獲勝!”……這些話語印在中國援助其他國家的物資上,寄托著中國人民對世界的祝福。
“世界青年與社會發(fā)展論壇”邀請你作為中國青年代表參會,發(fā)表以“攜手同一世界,青年共創(chuàng)未來”為主題的中文演講。請完成一篇演講稿。
要求: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;選好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